优尔吧

锧组词,锧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分类: 汉字组词  时间: 2022-12-18 11:10:56  作者: 优尔吧 

锧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蒙蒙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锧》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锧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锧字简介
字母:z,拼音:zhi,带声调拼音:zhì,注音:ㄓˋ,部首:钅,部首比划:5,比划:13,繁体字:鑕,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撇横横横折撇撇横竖竖折撇捺,五笔86编码:QRFM,五笔98编码:QRFM,Unicode:U+9527,汉字编号:7680,

基本解释

(鑕) zhì   ㄓˋ ◎ 古代腰斩用的垫座:砧锧。

锧组词

秉锧(bǐng zhì):执斧。借指武士。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五:“ 夏门 秉鑕是何人?安敢伸眉论名节。”

斧锧(fǔ zhì):亦作“ 斧质 ”。1.斧子铁鍖,古代刑具。行刑时置人于鍖上,以斧砍之。《晏子春秋·问下十一》:“寡君之事毕矣, 婴 斧鑕之罪,请辞而行。”《吕氏春秋·贵直》:“王曰:‘行法。’吏陈斧质於 东閭 。”《汉书·项籍传》:“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颜师古 注:“质谓鑕也。古者斩人,加於鍖上而斫之也。” 宋 司马光 《五哀诗·晁大夫》:“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杨公劾奸》:“一封奏九重,知他听否,我 杨继盛 的斧鑕囹圄都在这遭。”(2).泛指罪名。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未有左证,竟以己意为信讞,鞭笞斧鑕,横加其身。”

伏锧(fú zhì):亦作“ 伏质 ”。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 鑕 ”,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列传》:“ 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汉 班彪 《王命论》:“勇如 信 、 布 ,强如 梁 、 籍 ,成如 王莽 ,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 唐 陈子昂 《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伏锧(fú zhì):亦作“ 伏质 ”。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 鑕 ”,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汉 班彪 《王命论》:“勇如 信 、 布 ,强如 梁 、 籍 ,成如 王莽 ,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分裂。” 唐 陈子昂 《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砧锧(zhēn zhì):亦作“碪礩”。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将再干於冕旒,宜先伏於砧鑕。” 金 高宪 《长城》诗:“ 祖龙 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碪礩。”

猜你喜欢

汉字组词专题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