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尔吧

娥组词,娥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分类: 汉字组词  时间: 2022-12-17 02:21:42  作者: 优尔吧 

娥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小雪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娥》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娥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娥字简介
字母:e,拼音:e,带声调拼音:é,注音:ㄜˊ,部首:女,部首比划:3,比划:10,繁体字:娥,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折撇横撇横竖横折撇捺,五笔86编码:VTRT,五笔98编码:VTRY,Unicode:U+5A25,汉字编号:2143,

基本解释

é   ㄜˊ ◎ 女子姿容美好:娥眉。娥娥(美好的样子)。 ◎ 美女:娥。宫娥。

英文翻译

moth

娥组词

曹娥(cáo é):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 曹娥 。” 鲁迅 《朝花拾·后记》:“ 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 刘孝标 注引 虞预 《会稽典录》。

嫦娥(cháng é):◎ 嫦娥 cháng’é(1) [Chinese mythical goddess of the moon] 又作“姮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搜神记》(2) 后比喻美女

常娥(cháng é):同“ 嫦娥 ”。《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常娥 窃而奔月。’” 唐 徐凝 《八月十五夜》诗:“皎皎秋空八月圆, 常娥 端正桂枝鲜。”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原》诗:“ 常娥 攀桂枝,顾景久徘徊。”详“ 嫦娥 ”。

陈娥(chén é):《诗·鄘风·桑中》:“期我乎 桑中 ,要我乎 上宫 。” 上宫 , 陈国 地名,为古代男女约会之处。后因以“陈娥”指恋爱中的少女。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 桑中 卫 女, 上宫 陈 娥。”

楚娥(chǔ é):指 巫山 神女。 清 伟业 《赠武林李笠翁》诗:“江湖笑傲夸 齐 赘,云雨荒唐忆 楚 娥。”

翠娥(cuì é):指美女。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翠娥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罗衣。” 宋 梅尧臣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金带繫袍迴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 清 孙枝蔚 《莲歌》:“多少游人看翠娥,船归羞和采莲歌。”

黛娥(dài é):指美女。 宋 葛长庚 《麻姑赋》:“黛娥歌宾云之曲,玉妃舞紫茸之茵。”

帝娥(dì é):指 帝尧 二女。古代传说 舜 死于 苍梧 ,二妃 娥皇 、 女英 ( 帝尧 之女)寻至南方,死于 江 湘 之间,为 湘水 女神。 唐 李群玉 《王内人琵琶引》:“ 嬴女 停吹 降浦 簫, 帝娥 净掩空波瑟。”

鼎娥(dǐng é):管烹调的女子。 唐 沉亚之 《梦游仙赋》:“鼎娥司味和苦酸,羸吹既调戞湘弦。”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 文昌 有老婢名 膳祖 ,四十年閲百婢,仅九婢可嗣法, 沉亚之 谓之鼎娥, 王续 谓之灶妾。”

窦娥:窦娥

娥妆(é zhuāng):美女的妆饰。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一本作“ 娥粧 ”。见“ 娥妆 ”。

娥月(é yuè):即月亮。因传说月中有 嫦娥 ,故称。《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凉阴掩轩,娥月寝耀。” 李善 注:“ 姮娥 掩月,故曰娥月。”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娥影(é yǐng):(1).月光。 唐 鲍溶 《上阳宫月》诗:“学织机边娥影静,拜新衣上露华沾。”参见“ 娥月 ”。(2).指美人的倩影。 明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起开粧閤笑窥奩,月里分明见娥影。”

娥英(é yīng):(1). 娥皇 、 女英 的并称。相传为 帝尧 二女, 帝舜 之二妃。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娥 英 任 姒 不以蚕织为首称, 汤 武 汉高 不以细行招誉。”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臣闻 尧 有 娥 英 ,致九族之敦序。” 元 汪克宽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诗:“ 娥 英 泣洒 湘 筠斑,迁客相逢话羈旅。”参见“ 娥皇 ”、“ 女英 ”。(2).女官名。《北史·后妃传序》:“ 后主 ( 高纬 )既立二后,昭仪以下皆倍其数。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 后主 以 李祖钦 女为左昭仪,进为左娥英。 裴氏 为右娥英。娥英者,兼取 舜 妃 娥皇 、 女英 名, 阳休之 所制。”

娥娙(é xíng):美女。 明 杨慎 《赠汪泉翁》诗:“过都夸騕褭,倾国掩娥娙。”

娥婺(é wù):嫦娥 婺女 的并称。

娥魄(é pò):月亮。 唐 许敬宗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鷲 飞夏服,娥魄乱雕弓。”参见“ 娥月 ”。

娥媌(é miáo):(1).轻盈美好。《方言》第一:“ 秦 晋 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 关 而东, 河 济 之间,谓之媌。”《列子·周穆王》:“简 郑 卫 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 张湛 注:“娥媌,妖好也。”《十洲春语》卷下:“上元侍女极娥媌,水气为裳雾作髾。”(2).轻盈美丽的女子。 明 屠隆 《昙花记·仇邪设谤》:“富贵千秋好,儘家盈金宝,座拥娥媌。”

娥眉(é méi):◎ 娥眉 éméi(1) [delicate eyebows]∶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2) [a beautiful woman]∶漂亮的女人,美女

娥轮(é lún):月亮。 唐 许敬宗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之二:“婺闺期今夕,娥轮泛浅潢。”参见“ 娥月 ”。

娥緑(é lǜ):即螺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亦指女子用螺黛描画的眉。

娥绿(é lǜ):即螺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亦指女子用螺黛描画的眉。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想娥緑轻晕,鸞鑑新怨。”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蔷薇水》词:“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緑费功夫。”

娥姣(é jiāo):容貌美好。《列子·杨朱》:“乡有处子之娥姣者,必贿而招之,媒而挑之,弗获而后。” 杨伯峻 注:“‘弗’字疑衍,或者为‘必’字之误。”

娥辉(é huī):谓女子的光彩。 唐 李乂 《高安公主挽歌》之一:“嬪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娥皇(é huáng):相传为 尧 女, 舜 妻。《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 不庭之山 , 荣水 穷焉。有人三身, 帝俊 妻 娥皇 ,生此 三身之国 , 姚 姓,黍食,使四鸟。”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 帝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 ,次 女英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此地乃上界神女之所,号为 瀟湘妃子 ,并不是 娥皇 、 女英 之辈,何得与凡人有亲?”

娥娥(é é):美好貌。《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糚,纤纤出素手。”《隶释·汉先生郭辅碑》:“堂堂四俊,硕大婉敏,娥娥三妃,行追 大姒 。” 唐 张说 《祭和静县主文》:“肃肃柔和,如风是畅,娥娥女师,如月斯望。”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鬱鬱 信陵 醇,娥娥 邯郸 娼。”

娥翠(é cuì):女子细长而黑的眉。 宋 无名氏 《漫叟诗话·回文诗》:“回纹两读必徧,独此五诗不然……其五曰‘娥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晞。’”

二娥(èr é):(1).指 汉安帝 之母 左小娥 及其姊 大娥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帝( 安帝 )所生母 左姬 ,字 小娥 ,姊字 大娥 ……二 娥 数岁入掖庭,及长并有才色。”(2).指 上虞 二孝女, 东汉 曹娥 与 宋 朱娥 。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懿矣三女,贤哉二 娥 ,处子之孝,凛然可多。”(3).两个美女。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 天臺 二娥,宫亭双媛。”按此指传说中的 刘晨 、 阮肇 至 天台山 采药所遇的两仙女。

宫娥(gōng é):◎ 宫娥 gōng’é[a maid of honour;female court attendant] 宫中嫔妃、侍女

桂娥(guì é):指月宫 嫦娥 。 宋 王銍 《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诗:“天仙謫自广寒宫,定与 桂娥 新作别。” 宋 范成大 《梦玉人引》词之二:“雨捲云飞,长有 桂娥 看客。” 元 马致 《青哥儿·十二月》曲之八:“铜壶半分更漏,散秋香 桂娥 将就。”

国娥(guó é):国中美女。 唐 李山甫 《曲江》诗之二:“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羣公子醉如泥。”

韩娥(hán é):相传为古代 韩国 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 张湛 注:“﹝ 韩娥 ﹞ 韩国 善歌者也。”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隋 江总 《宛转歌》:“金樽送曲 韩娥 起,玉柱调絃 楚妃 叹。” 唐 沉亚之 《答冯陶书》:“闻古之 韩娥 ,其歌也,能哀乐,变林籟,则有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当筵调笙弄簫,羞杀我 韩娥 苏小 。”

恒娥(héng é):亦作“恒娥”。月神名。 后羿 之妻。相传曾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遂为月神。又称 嫦娥 、 常娥 。《淮南子·览冥训》:“譬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恆娥 窃以奔月。” 五代 和凝 《柳枝》词:“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 恆娥 。”亦指月。 唐 韩愈 《月蚀》诗:“ 恒娥 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参见“ 嫦娥 ”。

皇娥(huáng é):传说中古帝 少昊氏 的母亲。 晋 王嘉 《拾遗记·少昊》:“ 少昊 以金德王,母曰 皇娥 ,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歷 穷桑 沧茫之浦。”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五四:“外孙 鲁 酒 皇娥 瑟,同醉西方 阿母 家。”

江娥(jiāng é):湘君 的别称。又称 湘娥 、 江君 。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江娥 啼竹 素女 愁, 李凭 中国弹箜篌。” 清 施闰章 《牵船夫行》:“伐鼓鸣鐃画舰飞, 阳侯 起立 江娥 笑。”

娇娥(jiāo é):(1).美人;美貌的少女。《敦煌曲子词·夙归云》:“幸因今日,得覩娇娥。眉如初月,目引横波。”《初拍案惊奇》卷十五:“绣户珠帘,时露娇娥半面。”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烈殉》:“我的两个娇儿,两枝花,未嫁娇娥,比不上赔钱货。”(2).即娇娥。蛾眉。 唐 岑参 《梁园歌送南王说判官》:“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 唐 张祜 《横吹曲辞·折杨柳》:“舞带縈丝断,娇娥向叶嚬。”

姣娥(jiāo é):美貌女子。桂剧《拾玉镯》:“闲无事打从这 孙家庄 过,抬头看又只见美貌姣娥。”

金娥(jīn é):指神话传说月中女神 嫦娥 。亦借指月亮。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腾华承玉宇,凝照混金娥。” 唐 李白 《明堂赋》:“玉女攀星于网户,金娥纳月于璇题。”

丽娥(lì é):美貌的女郎。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得诗》:“宫词写诉,喜得才情俱可,是谁家毓秀,有这般丽娥!”

灵娥(líng é):仙女;美女。 晋 郭璞 《蜜蜂赋》:“百药须之以谐和, 扁鹊 得之而术良,灵娥御之以 艷颜 。” 唐 顾况 《朝上清歌》:“皇皇紫微君,左右皆灵娥。” 前蜀 毛文锡 《临江仙》词:“灵娥鼓瑟韵清商,朱絃凄切,云散碧天长。”

妙娥(miào é):宋 代居于今 甘肃省 平凉县 一带的种族名。《宋史·真宗纪二》:“ 渭州 妙娥族 三千餘帐内附。復置 高州 。”

墨娥(mò é):相传 唐 姑臧 太守 张宪 使家伎代书札,号墨娥。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凤窠群女》:“ 姑臧 太守 张宪 使倡伎:奏书者,号传芳妓;酌酒者,号龙津女;传食者,号仙盘使;代书札者,号墨娥。”

女娥(nǚ é):(1). 娥皇 和 女英 的并称。《文选·张衡<西京赋>》:“ 女 娥 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李善 注:“ 女 娥 , 娥皇 、 女英 也。”(2).美女。 三国 魏 曹丕 《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谐宫商。” 唐 杜牧 《洛阳》诗:“疑有女娥西望处, 上阳 烟树正秋风。”

嫔娥(pín é):宫中的姬妾与宫女。 唐 元稹 《骠国乐》诗:“ 德宗 深意在柔远,笙鏞不御停嬪娥。”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晚粧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鱼贯列。”

齐娥(qí é):齐 地所出的美女。古代 齐 人善歌,故诗文中多以借指歌女。《文选·陆机<吴趋行>》:“ 楚 妃且勿叹, 齐 娥且莫謳。” 李善 注:“《孟子》:‘昔 绵驹 处 高唐 而 齐 右善謌。’《方言》曰:‘ 秦 晋 之间,美貌谓之娥。’《説文》曰:‘謳, 齐 歌也。’” 唐 杨师道 《咏琴》:“ 齐 娥初发弄, 赵 女正调声。”

秦娥(qín é):(1).古代歌女。《文选·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 齐 僮《梁甫吟》, 秦 娥《张女弹》。” 李周翰 注:“ 齐 僮、 秦 娥,皆古善歌者。”(2).指 秦 地女子。 唐 李贺 《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 秦 娥盖 湘水 。” 明 袁宏道 《采莲歌》:“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 秦 娥与 燕 妾。”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幸不到风尘,似 汉 皓能逃 汉 , 秦 娥解避 秦 。”

轻娥(qīng é):仙女。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笑杀 韩郎 休卖弄,我到头学道赛轻娥。”

青娥(qīng é):(1).即青女。主司霜雪的女神。 明 刘基 《锺山作》诗之十一:“ 青娥 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恨 封姨 欺花偏紧,怨 青娥 侵忒劲。”(2).指美丽的少女。 唐 王建 《白纻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紵舞。” 元 李材 《海子上即事》诗:“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 明 夏完淳 《青楼篇与漱广同赋》:“ 长安 大道平如组,青娥红粉娇歌舞。”(3).黛眉。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二:“娟娟双青娥,微微啟玉齿。”

琼娥(qióng é):美女。 晋 陆云 《九愍·感逝》:“琼娥起而清啸,神风穆其来应。” 唐 薛稷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 宋 柳永 《西施》词之二:“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

秋娥(qiū é):老宫娥。 唐 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

柔娥(róu é):温柔的美女。 唐 薛能 《杨柳枝》诗:“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三娥(sān é):指 杨贵妃 之三妹, 唐玄宗 封为 虢国夫人 。据说她自矜娇美,朝见君王时亦不施脂粉。见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元 顾瑛 《唐宫词次铁雅先生无题韵》之一:“月支十万资臙粉,独有三娥素面妆。”

孀娥(shuāng é):(1).指 舜 妻 娥皇 、 女英 。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妇 孀娥 之泣。”一本作“ 杞妇 湘妃 之怨。”(2).指 嫦娥 。 宋 吴潜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词:“想 孀娥 ,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 广寒 游。” 清 陈维崧 《月中桂·咏丹桂》词:“仙翁颜渥赭,带笑睨, 孀娥 幽独。”

霜娥(shuāng é):即 嫦娥 。借指月。 宋 黄裳 《蝶恋花·月词》:“俄落盏中如有恋,盏未乾时,还见 霜娥 现。” 清 黄景仁 《中秋夜雨》诗:“请从乐府歌 霜娥 ,肯向愁人鑑华髮。”

素娥(sù é):(1). 嫦娥 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 素娥 於后庭。” 李周翰 注:“ 常娥 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故云 素娥 。” 唐 李商隐 《霜月》诗:“ 青女 素娥 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诗之一:“莫遣风吹廻作态, 素娥 应妬舞《霓裳》。” 达夫 《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诗:“窗外 素娥 窗内客,分明各自梦 巫阳 。”(2).白衣美女。指月宫仙女。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见有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来舞笑于 广陵 大桂树之下。”

娲娥(wā é):即 女娲氏 。 明 杨慎 《温泉》诗:“吹律岂 邹子 ,炼石疑 媧娥 。”参见“ 女媧氏 ”。

吴娥(wú é):吴 地的美女。 唐 李贺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欲剪 湘 中一尺天, 吴 娥莫道 吴 刀涩。” 明 何景明 《白紵歌》之四:“ 吴 娥白紵为舞衣,鏤花缀叶纷葳蕤。”

巫娥(wū é):指 巫山 神女。亦泛指美女。 唐 杜牧 《柳》诗:“ 巫娥 庙里低雨, 宋玉 宅前斜带风。”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劝不醒痴迷 楚子 ,直要娶薄倖 巫娥 。” 明 刘基 《题江村风雨图》诗:“龙母鮫綃云半湿, 巫娥 贝闕夜深开。”

羲娥(xī é):(1).日御 羲和 与月神 嫦娥 的并称。借指日月。 唐 韩愈 《石鼓歌》:“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遗 羲娥 。” 朱熹 考异引 孙汝听 曰:“ 羲娥 ,日月也。 羲和 ,日御; 嫦娥 ,月御。” 宋 王安石 《闻望之解舟》诗:“黯黮虽莫测,皇明迈 羲 娥 。” 清 姚鼐 《答王生》诗:“尘霿苟不,万里曜 羲娥 。”(2).泛指岁月。 宋 苏轼 《次韵杨褒早春》:“破恨径须烦麴蘖,增年谁復怨羲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只将緑鬢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3).指日夜。 宋 文天祥 《真州杂赋》:“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 真阳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仙娥(xiān é):(1).仙女。 唐 刘沧 《经麻姑山》诗:“一自仙娥归碧落,几年春雨洗红兰。”《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见珠宫岌然,贝闕高耸。有一仙娥,自内而出。”(2).指美女。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臺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簫声随 凤史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箕仙多鬼不可频召》:“又写二诗云:‘古来花貌説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3).水名。见“ 仙娥河 ”。

湘娥(xiāng é):指 湘妃 。《文选·张衡<西京赋>》:“感 河冯 ,怀 湘娥 。”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言 尧 二女, 娥皇 、 女英 随 舜 不及,堕 湘水 中,因为 湘夫人 。” 晋 郭璞 《江赋》:“ 奇相 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於 湘娥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 明 莫止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湘娥 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参见“ 湘妃 ”。

小娥(xiǎo é):旧用以称年轻美好的歌妓。 唐 张祜 《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诗:“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 元 张可久 《折桂令·重午席间》曲:“骄马骤雕弓翠柳,小娥謳寳髻红榴。”

谢娥(xiè é):谢 家美女。亦泛指大户人家的美女。 唐 韩琮 《题商山店》诗:“ 商山 驛路几经过,未到仙娥见 谢 娥。”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 娥行处落金鈿。” 南唐 张泌 《浣溪沙》词:“翡翠屏开绣幄红, 谢 娥无力晓妆慵。”

星娥(xīng é):(1).神话传说中的织女。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朱鹤龄 注:“星娥谓 织女 。” 宋 柳永 《二郎神》词:“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飆轮欲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月姊定应随顾兔,星娥可止待牵牛。”(2).明眸的美女。 宋 吕渭老 《满路花·同柳仲修在赵屯》词:“星娥尺五,佳约误当年。”

燕娥(yàn é):旧指贵家侍妾。 唐 于濆 《古宴曲》:“ 燕 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十户手胼胝,凤凰釵一隻。”

烟娥(yān é):亦作“ 烟蛾 ”。1.指美女。 宋 张先 《木兰花·邠州作》词:“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2).指淡黑色的眉毛。 明 洪昇 《长生殿·偷曲》:“飘然廻雪舞风轻,约略烟蛾态不胜。”

扬娥(yáng é):见“ 扬蛾 ”。

瑶娥(yáo é):即 嫦娥 。传说中的月中女神。 清 朱鹤龄 《思陵长公主挽诗》:“奔月 瑶娥 影,乘云帝子精。” 清 舒位 《月夜出西太湖作》诗:“ 瑶娥 明镜澹摩空,龙女烟綃熨贴工。”参见“ 嫦娥 ”。

影娥(yǐng é):见“ 影娥池 ”。

玉娥(yù é):美貌的女子。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群音类选·宁胡记·六宫写像》:“僊媛摹形,玉娥写影,钦承勅旨来中禁。”

月娥(yuè é):指传说的月中仙子。亦借指月亮。 唐 孟郊 《看花》诗之一:“月娥双双下,楚艷枝枝浮。”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簫皷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湾环。”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周王 者,有道术,中秋夜会,有月色方莹,谓坐客曰:‘我能挈月置之怀袂。’因取筯数百条,绳而驾之,曰:‘我梯取此月娥。’以手举月,怀中出寸许,光色照烂,寒入肌骨。” 清 孙枝蔚 《题梨园图》诗:“弟子教成月娥笑,能得花前听几回。”

云娥(yún é):(1).仙女。 晋 张华 《游仙诗》之三:“云娥荐琼石,神妃侍衣裳。”(2).泛指美女。 宋 吴潜 《霜天晓·和刘架阁自昭韵》词:“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痴絶。”

曹娥格: 格名最早出现在《韵鹤轩笔谈》,书中云:“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

曹娥碑(cáo é bēi):曹娥 的墓碑。 东汉 上虞 度尚 立,其弟子 邯郸淳 撰文。碑已不存,文见《古文苑》卷十九。后世所传《曹娥碑帖》,一为 晋 人墨迹摹刻的拓本, 宋 拓《临江戏鱼堂帖》本题作 晋 右将军 王羲之 书。一为 宋 元祐 八年 蔡卞 重书,题作《后汉会稽上虞孝女曹娥碑》。行书。文见《金石萃编》卷一四○。《红楼梦》第七九回:“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十家》:“ 王羲之 《曹娥碑》、 王献之 《保母志》、 陶贞白 之《瘞鹤铭》,疑难遽定,不復録。”

楚巫娥(chǔ wū é):指 巫山 神女。 元 乔吉 《水仙子·嘲楚仪》曲:“望朝云,行暮雨, 楚 巫娥 挪取些工夫。”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赠歌者秀英》曲:“倾城倾国 越 西子 梨梨枣枣,行云行雨 楚 巫娥 暮暮朝朝。”

是娥(dīng shì é): (1923-1988)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娥佩兰: 拼音:é pèi lán简介娥佩兰是运用日本先进技术而诞生的高级化妆品。品质优异,价格合理一直是OPERA品牌的主要特点,性价比高,安全性高,过敏率低,新潮入时,是飘逸大都会气息的化妆品。娥佩兰化妆品适合中国女性肌肤,具有独特的干湿两用化妆方法,根据色彩学将色彩系和冷色系两大系列,使化妆与肤色、服装色等巧妙配合。产生适当的整体平衡效果。并且还提供品种繁多的护肤系列化妆品,促进肌肤的新陈代放,确保青春长驻。

娥眉月(é méi yuè):◎ 娥眉月 éméiyuè[crescent] 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娥陵氏(é líng shì):相传为 女娲氏 掌乐之官。《太平御览》卷五六六引《帝系谱》:“ 女媧 命 娥陵氏 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

娥姜水(é jiāng shuǐ):水名。又名 泺水 。源出 山东 历城县 西南,东流经 章丘 、 邹平 等地,至 博兴 合 时水 入海。古以发源处有 舜 妃 娥 英 庙,故称 娥姜水 。 春秋 鲁桓公 十八年,公会 齐侯 于此。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嘉庆一统志·济南府·小清河》。

夸娥氏(kuā é shì):◎ 夸娥氏 Kuā éshì[Kua'eshi-Titan] 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

仙娥妆(xiān é zhuāng):古代妇女画眉样式的一种。 唐 宇文士及 《粧台记》:“ 魏武帝 令宫人扫青黛眉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娥妆。”

仙娥河(xiān é hé):即 色楞格河 。也写作 仙萼河 。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回鶻 衙帐﹞北六,七百里至 仙娥河 。”亦省称“ 仙娥 ”。《旧唐书·贾耽传》:“ 太宗 继明重熙,柔远能邇,踰大磧通道,北至 仙娥 ,於 骨利干 置 玄闕州 。”

忆秦娥(yì qín é):(1).词牌名。 唐 李白 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又名《秦楼月》、《双荷叶》、《蓬莱阁》、《碧云深》、《花深深》等。双调,有三十七字、三十八字、四十字、四十一字、四十六字,分平韵、仄韵两体。参阅《词谱》卷五。(2).曲牌名。亦名《秦楼月》。属商调,南、北曲均有。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小令。句法与词同,亦或后阙有异。

影娥池(yǐng é chí):汉 代 未央宫 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三辅黄图·未央宫》:“ 影娥池 , 武帝 凿以玩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 眺蟾臺 。” 唐 上官仪 《咏雪应诏》诗:“花明 栖凤阁 ,珠散 影娥池 。”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七夕》词:“ 乞巧楼 空, 影娥池 冷,説著凄凉无算。”亦省作“ 影娥 ”。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飘红叶则落桂一枝,映青楼则 影娥 半面。”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元夜月蚀》词:“ 影娥 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嫦娥奔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另外“嫦娥奔月”还是中国航天探月工程的代号。 

皓齿娥眉

青娥殿脚(qīng é diàn jiǎo):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帝御龙舟……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版鏤金檝,号为殿脚女。”后因以“青娥殿脚”指挽舟美女。 前蜀 韦庄 《河传》词:“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石华娥緑(shí huá é lǜ): 1.即石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石华娥绿(shí huá é lǜ):即石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明 刘兑 《娇红记》第三出:“即渐里剪轻煤和麝兰,索强如石华娥緑贡 长安 。”

月里嫦娥

月殿嫦娥(yuè diàn cháng é):月中仙子。 嫦娥 ,传说为 后羿 之妻,窃不死之药以奔月而为月神。后常比喻美丽的女子。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便有 瑶池 仙子无心覰,月殿 嫦娥 懒去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似 湘陵 妃子斜偎 舜庙 朱扉,如月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是好女子也呵!”亦作“ 月里嫦娥 ”。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有口难言,月里 嫦娥 爱少年。”

云雨巫娥(yún yǔ wū é):喻指行苟且之事的女子。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他将俺儿女夫妻,直认做了云雨 巫 娥。”参见“ 云雨 ”。

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是中国的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它是建基于探月工程一期的嫦娥一号备份星进行技术改进,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且命名为嫦娥二号。嫦娥二号主要是用作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往后工程的风险,同时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嫦娥二号突破了六大关键技术,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对“嫦娥三号”的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因此其绕月飞行高度将由“嫦娥一号”时的200公里降低到100公里。“嫦娥二号”CCD相机的精度也将由“嫦娥一号”时的120米的分辨率提高到10米以内。其他主要技术性突破还有入轨时间缩减一半;绕行高度降低一半;无线电传输频率更高;激光发射频率提高5倍;传输速率提高1倍等。探月二期工程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和实施难度大,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决定将“嫦娥一号”的备份星改造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旨在试验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积累经验,深化月球科学探测。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二号 - 重要参数技术突破1、嫦娥二号卫星重量为2480公斤;2、发射嫦娥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全长54.84米,起飞质量345吨,运载能力为3.8吨,嫦娥二号发射将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1次飞行;3、火箭把嫦娥二号送入远地点高度接近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而嫦娥一号的入轨点远地点高度只有约5100公里;4、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轨道设计,嫦娥二号约用5天(120小时)即可到达月球,比嫦娥一号12天的奔月时间大大缩短;5、卫星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高度为100公里,比嫦娥一号距月球近了100公里;6、卫星上新研制的相机,能够将对月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10米左右;7、嫦娥二号的设计寿命为半年,嫦娥一号的设计寿命是一年,实际寿命是494天,其中环月运行482天;8、火箭系统和卫星系统共有8万多个元器件,在空中点火起爆的火工品达200多种。携带的科学仪器1.CCD立体相机2.γ射线谱仪3.激光高度计4.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5.微波探测仪6.太阳风粒子探测器7.X射线谱仪[4]嫦娥二号 - 与嫦娥一号的区别“嫦娥二号”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卫星,因此两颗星在外形和重量上并没有太大别。不过它的绕月飞行轨道将由嫦娥一号时的200公里高度降低到100公里,这样它就能把月球看得更清楚了。为此,科研人员为它安装了分辨率为10米的CCD相机,这就比嫦娥一号120米分辨率的相机拍得更清晰、更详细。“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相比还有几点不同,具体体现在着陆方式与相机分辨率等方面。着陆方式:软vs硬“嫦娥二号”有望采取软着陆的方式降落月球,来验证轨道控制等相关技术。“嫦娥一号”卫星受控撞击月球表面,来进行“变轨”试验。通过对撞击月球表面瞬间的影像拍摄等方式,为今后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收集科学试验数据。空间分辨率:CCDvs普通“嫦娥二号”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将搭载的CCD相机分辨率比“嫦娥一号”高出许多,能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而“嫦娥一号”采用相对普通的照相机空间分辨率:10米vs120米。“嫦娥一号”的空间分辨率是120米,而“嫦娥二号”则达到了10米。在科学上,空间分辨率是越小越清晰。嫦娥二号 - 科学目标嫦娥二号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5]按照规划,中国的“嫦娥三号”卫星将携带月球车在月面着陆,因此,“嫦娥二号”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嫦娥三号”探路,在完成绕月探测后,它将采取“软着陆”的方式降落月球。“嫦娥二号”将获取更多的科学探测数据,由设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进行接收、处理、成图和科学研究。[6]嫦娥二号 - 主要任务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利用CCD立体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结合激光高度计获取的月表地形高程数据,可获取月球表面高精度地形数据,为后续着陆区优选提供依据,同时为划分月球表面的地貌单元精细结构、断裂和环形构造,提供原始资料。探测月球物质成分:利用经技术改进的γ射线谱仪和X射线谱仪,可以探测月球表面9种元素——硅、镁、铝、钙、钛、钾、钍、铀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得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精度的元素分布图。探测月壤特性:利用微波探测技术,测量月球表面的微波辐射特征,获取3.0GHz、7.8GHz、19.35GHz、37GHz的微波辐射亮度温度数据,估算月壤厚度。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嫦娥二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正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是探测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CME、太阳风,及它们对月球环境影响的最佳探测时期。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获取行星际太阳高能粒子与太阳风离子的通量、成分、能谱及其随时空变化的特征,可研究太阳活动与地月空间及近月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地月空间环境数据,可为后续探月工程提供环境科学数据。工程任务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试验X频道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试验低度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技术。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嫦娥二号 - 发射时刻表2010年10月1日11时:正式进入发射程序11时许,正式进入发射程序,也就是不可逆程序。同时举行最后一次气象“大会商”,做出可执行气象报告。13时30分:为火箭加注液氢气象报告出炉,如果可以按期发射,那么在火箭发射前5.5小时(也就是今日13时30分许),开始低温为火箭加注液氢。为保证火箭的动力,加注工作要维持到发射前最后两分钟才断开。17时:进入射前系统17时许,真正进入射前系统。此时,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在此时开始不断传达、下发。这一节点预示着火箭进入了最紧张阶段。18时20分:塔架平台展开计时40分钟(1日18时20分),2号塔架回转平台从上而下逐级展开。18时45分:人员开始撤离倒计时15分钟(1日18时45分),人员开始撤离,最后一批勤务人员离开2号发射塔架,撤离到塔架附近的山洞掩体。18时58分27秒:系统内部电池供电倒计时90秒(1日18时58分27秒),开始转电。即从地面供电转为系统内部电池供电,将连接在系统上的电缆插头拔掉。18时58分57秒:准备点火发射倒计时60秒(10月1日18时58分57秒),准备点火发射。18时59分17秒:指挥员报告倒计时倒计时(1日18时59分17秒)01号指挥员报告倒计时。18时59分47秒:点火倒计时倒计时10秒(1日18时59分47秒)点火倒计时,01号指挥员开始读秒。18时59分57秒:点火0秒(1日18时59分57秒)点火。19时整:嫦娥起飞3秒后(1日19时整)火箭托举“嫦娥二号”起飞。19时02分许,火箭一二级分离。19时04分许,火箭飞出大气层,整流罩分离。19时05分许,火箭二三级分离。19时25分许,星箭分离。19时55分许,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2010年10月2日3点39分钟左右,经过一系列姿态调整,嫦娥二号卫星用自己身上携带的一部监视相机拍下它的第一幅摄影作品,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地月成像”中的对地成像。8点49分,随着卫星的第一组数据回传,这幅对地球成像的照片也已经被传回,会在不久之后对外发布。12时25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心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首次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9]2010年10月3日——10月3日 12时25分前后,嫦娥二号第二次中途修正被取消。10月4日 19时25分和35分,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γ射线谱仪开机。10月5日7时许,嫦娥二号传回首批1.6G科学数据。10月6日11时6分,嫦娥二号开始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32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10月7日13时30分,嫦娥二号结束首次近月制动后的轨道面机动,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10月8日上午10时45分,卫星发动机准时点火,工作约17分钟后,正常关机。嫦娥二号速度进一步降低,卫星远月点高度由8631公里降至1830公里。第二次近月制动获得成功,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环月椭圆轨道。嫦娥二号 - 飞行时间本次发射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卫星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其间计划进行2-3次轨道修正,并开展X频段测控、紫外导航等试验和空间环境探测。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将实施近月制动,进入近月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1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之后,卫星将择机变轨,进入100公里×15公里椭圆轨道,拍摄后续任务着陆的虹湾预选着陆区图像,分辨率优于1.5米,并验证快速测定轨等相关技术。1-2天后,卫星返回100公里环月轨道,继续开展技术试验和科学探测。嫦娥二号卫星将利用新研制的立体相机和改进的激光高度计进行月面地形地貌探测,获得分辨率优于10米的月表图像和更精细的月表高程数据;同时,利用改进的γ/X射线谱仪、微波辐射计、空间环境探测仪等,对月表元素和物质成分、月壤特性、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嫦娥二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将验证直接奔月轨道发射、100公里近月制动、15公里变轨、高精度成像、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等关键技术,还将验证低密度奇偶校验编译码、紫外敏感器自主导航、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新技术,为后续月面软着陆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同时,在科学上将获得更加丰富和准确的探测数据,深化对月球的科学认知。嫦娥二号 - 获得资料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2010年10月5日日早上发回第一轨数据。截至早上7时,首批科学数据接收完毕,容量在1.6G。继10月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嫦娥二号”卫星4日晚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γ射线谱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顺利开机,而“奔月”途中需要提前打开的仪器已经全部顺利开机。这些设备主要用于地月之间的空间探测。2010年11月8日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的局部影像图。首次公布的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是一张黑白照片。影像成像时间为10月28日18时,是卫星距离月面大约18.7公里地方拍摄获取。2012年2月6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发布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同时科研人员还制作完成50米分辨率标准分幅影像图产品和全月球数据镶嵌影像图产品。这是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国际上尚无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米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

忆秦娥(箫声咽)(yì qín é (xiāo shēng yān )): 词篇名。相传为唐代李白作。写伤心离别,清秋寂寥,引发出深沉的历史感慨。末二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气象雄浑,使本词超越了普通的愁恨离别之作。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同被后人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猜你喜欢

汉字组词专题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