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尔吧

鲠组词,鲠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分类: 汉字组词  时间: 2022-12-15 18:43:36  作者: 优尔吧 

鲠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小梦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鲠》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鲠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鲠字简介
字母:g,拼音:geng,带声调拼音:gěng,注音:ㄍㄥˇ,部首:鱼,部首比划:8,比划:15,繁体字:骾,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横竖折横横撇捺,五笔86编码:QGGQ,五笔98编码:QGGR,Unicode:U+9CA0,汉字编号:5966,

基本解释

(鯁) gěng  ㄍㄥˇ ◎ 鱼骨: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 鱼骨卡在嗓子里。 ◎ 直:骨鲠。鲠直(同“梗直”、“耿直”)。鲠言。

鲠组词

崩鲠(bēng gěng):悲痛哽咽。 唐 陈子昂 《为宗舍人谢赠物表》:“即此殞絶,期以谢恩。号咷崩鯁,伏表迷塞,不胜荒迫。”

诚鲠(chéng gěng):忠诚鲠直。《新唐书·刘蕡传》:“自詔书下,万口籍籍,叹其诚鯁,至於垂泣。”

除鲠(chú gěng):除害。《国语·语六》:“今治政而内乱,不可谓德。除鯁而避彊,不可谓刑。” 韦昭 注:“鯁,害也。”

方鲠(fāng gěng):方正耿直。《宋书·蔡廓传》:“﹝ 廓 ﹞以方鯁闲素,为 高祖 所知。”《明史·沉鲤传》:“帝亦嫌 鲤 方鯁,因 鲤 乞休,遽命 一贯 同致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翁年六旬,性方鯁,而家屡空。”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六章:“﹝ 谭西庚 ﹞为人方鯁,遇大事慷慨肩任,风骨棱棱。”

风鲠(fēng gěng):谓风骨鲠直。《魏书·高道悦传》:“ 道悦 资性忠篤,禀操贞亮,居法树平庸之规,处諫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鯁,朕实嘉其一至,謇諤之诚,何愧 黯 鲍 也。”

刚鲠(gāng gěng):亦作“ 刚梗 ”。刚强正直。《晋书·谢邈传》:“ 邈 性刚骾,所屈挠,颇有理识。”《魏书·游肇传》:“尚书令 高肇 ……以 肇 名与己同,欲令改。 肇 以 高祖 所赐,秉志不许, 高肇 甚衔之。 世宗 嘉其刚梗。”《新唐书·曹确传》:“神策中尉 西门季玄 者,亦刚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魁制府》:“其刚鯁之气时发露,非近日模稜诸公所易及也。”

刚鲠(gāng gěng):亦作“ 刚梗 ”。刚强正直。《晋书·谢邈传》:“ 邈 性刚骾,无所屈挠,颇有理识。”《魏书·游肇传》:“尚书令 高肇 ……以 肇 名与己同,欲令改易。 肇 以 高祖 所赐,秉志不许, 高肇 甚衔之。 世宗 嘉其刚梗。”《新唐书·曹确传》:“神策中尉 西门季玄 者,亦刚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魁制府》:“其刚鯁之气时相发露,非近日模稜诸公所易及也。”

高鲠(gāo gěng):高洁鲠直。《新唐书·隐逸传·筠》:“通经谊,美文辞,举进士不中。性高鯁,不耐沉浮於时,去居 南阳 倚帝山 。”

高鲠(gāo gěng):高洁鲠直。《新唐书·隐逸传·吴筠》:“通经谊,美文辞,举进士不中。性高鯁,不耐沉浮於时,去居 南阳 倚帝山 。”

鲠直(gěng zhí):◎ 鲠直 gěngzhí[just and upright] 刚直,正直

鲠正(gěng zhèng):刚正,正直。《南史·蔡撙传》:“ 撙 风骨鯁正,气调英嶷,当朝无所屈让。”《旧五代史·晋书·田武传》:“ 武 出身戎行,性鯁正,御军治民,咸尽其善。”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卷三:“天下谓 瞻 ( 刘瞻 )鯁正,特为谗挤,举以为寃。”

鲠毅(gěng yì):梗直刚毅。《新唐书·卢景亮传》:“ 景亮 志崒然,多激发,与 穆质 同在諫争地,书数上,鯁毅无所回。”

鲠议(gěng yì):刚直的议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求谏》:“朕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鯁议,致天下太平。”

鲠噎(gěng yē):(1).哽咽气塞。鯁,通“ 哽 ”。《晋书·庾亮传》:“帝幸 温嶠 舟, 亮 得进见,稽顙鯁噎。”(2).谓食物堵住食管。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龙喷池》:“蹴醒驪龙,如寐斯揭,不避逆鳞,抉其鯁噎。”(3).指喉病。

鲠言(gěng yán):(1).坚决直率地言说,直言。《后汉书·任隗传》:“﹝ 任隗 ﹞独与司徒 袁安 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鯁言直议,无所回隐。” 李贤 注:“鯁言,执议不移。”《新唐书·韩愈传》:“操行坚正,鯁言无所忌。”《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陛下圣性毅然,孰敢上諫?或有鯁言,即令赐死。”(2).坚决直率的言论,刚直的言论。 岳珂 《桯史》卷十五引 宋 王才臣 《淳熙内禅颂》:“列圣一心,讳兵与刑,维鯁言是听,惟大猷是经。”

鲠咽(gěng yān):犹哽咽。鯁,通“ 哽 ”。 晋 陆云 《吊陈永长书》之二:“想念篤性,哀悼切裂,当可堪言,无因展告,望企鯁咽,财遣表唁,悲猥不次。”《南史·齐衡阳王萧钧传》:“先是贵人以华釵厨子并翦锦绣中炬凤皇莲芰星月之属赐 钧 ,以为玩弄。贵人亡后,每岁时及朔望,輒开视,再拜鯁咽,见者皆为之悲。”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二子道 印度 衰微之状,语次鯁咽,神情激越。”参见“ 哽咽 ”。谓阻塞咽喉之地。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湘湖》:“游湖者坚欲去,必寻湖中小船与湖中识水道之人,遡十閼三,鯁咽不之畅焉。”

鲠欷(gěng xī):哽咽欷歔。鯁,通“ 哽 ”。《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 唐玄宗 ﹞命工貌妃於别殿,朝往,必为鯁欷。”

鲠慰(gěng wèi):谓心中塞得以宽解。《周书·颜之仪传》:“ 枚乘 二叶,俱得游 梁 , 应贞 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鯁慰良深。”

鲠涕(gěng tì):哽咽流涕。鯁,通“ 哽 ”。《后汉书·皇后纪下·灵帝何皇后》:“扶 弘农王 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鯁涕,羣臣悲,莫敢言。”《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言不敢出声,但鯁咽而流涕也。”

鲠泗(gěng sì):犹言哽咽流涕。鯁,通“ 哽 ”。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不任鯁泗珮之诚。”

鲠涩(gěng sè):阻滞。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阎敬立》:“旧馆无人久, 敬立 误入之,但讶莱芜鯁涩。”

鲠塞(gěng sāi):(1).哽咽气塞。鯁,通“ 哽 ”。 晋 陆云 《吊陈永长书》之三:“临书鯁塞,投笔伤情。”(2).阻塞。 宋 苏轼 《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古人非不知为挽路,以 松江 入海, 太湖 之咽喉,不敢鯁塞故也。”

鲠切(gěng qiē):刚正率直。《新唐书·文艺传下·薛逢》:“﹝ 薛逢 ﹞持论鯁切,以谋略高自标显。”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夫乐软熟而憎鯁切,取諛美而捨忠良,虽 尧 舜 无以致治。”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弹劾中黄门,鯁切无所避。”

鲠峭(gěng qiào):刚正峭直,正直严峻。《新唐书·卓行传赞》:“ 德秀 ( 元德秀 )以德, 城 ( 阳城 )以鯁峭, 图 知命,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真丈夫哉!”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 靖康 间号开言路,遇有议论鯁峭者輒加窜,其实所以塞之也。”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临事鯁峭,除民疾痛,刚果立发,必达其志而后已。”骾峭:刚直严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贾 为人骾峭,不避权贵。”

鲠气(gěng qì):刚直不阿的精神气度。《隋书·王韶元岩刘行本等传论》:“ 行本 ( 刘行本 )正色於 房陵 , 梁毗 抗言於 杨素 ,直辞鯁气,懔焉可想。”

鲠朴(gěng piáo):鲠直朴实。《魏书·于栗磾传论》:“ 忠 以骾朴见亲,乘非其据,遂擅威权,生杀自己。”

鲠论(gěng lùn):(1).刚直的言论。《宋史·范纯仁传》:“庶几鯁论嘉谋,日闻忠告。”(2).刚直地发表言论。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予观 颜平原 书,凛凛正色,如在廊庙直言鯁论,天威不能屈。”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公( 陆宣公 )处昏邪臣间,直言鯁论,未尝有所屈。”

鲠裂(gěng liè):哽咽悲伤,心肝摧裂。《梁书·王僧辩传》:“西寇承间,復相掩袭, 梁主 不能固守 江陵 ,殞身宗祏,王师未及,便已降败,士民小大,皆毕寇虏,乃眷南顾,愤嘆盈怀。卿臣子之情,念当鯁裂。”

鲠烈(gěng liè):犹刚烈。《魏书·李冏传》:“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弹驳公卿,无所迴避,百僚皆惮之。”

鲠谅(gěng liàng):刚正信实。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软美者进,骾谅者疎,逆耳苦口之言不闻,曲突徙薪之谋不至。”

鲠亮(gěng liàng):谅直,刚直诚实。《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庭,鯁亮廉介,为宗臣表。” 明 宋濂 《送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 孟兼 ( 张孟兼 )性鯁亮,不善为依阿人,有曲必面白之,虽惭沮羞绪不暇顾。”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无官御史》:“必甘清苦如老头陀,乃能攄鯁亮如真御史。”

鲠恋(gěng liàn):哽咽思恋。鯁,通“ 哽 ”。《南齐书·庾杲之传》:“仰违庭闕,伏枕鯁恋。”《魏书·恩倖传·王叡》:“今所病遂篤,虑必不起,延首闕庭,鯁恋终日。” 唐 上官仪 《为赵元楷请致仕表》:“望轩屏而徘徊,仰烟霄而鯁恋。”

鲠介(gěng jiè):正直耿介。 明 李东阳 《陈直夫墓志铭》:“ 直夫 鯁介寡合。” 清 蒋士铨 《空谷香·移官》:“向闻世兄为人鯁介,今听此言,实为可敬。”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皇甫更生》:“ 皇甫向 字 更生 , 吴 人,少孤,儒业,性鯁介。”

鲠讦(gěng jié):直言不讳地揭发、指斥。《诗话总龟·纪梦门上》引 宋 刘斧 《翰府名谈》:“﹝ 王素 ﹞昔以奏牘 玉帝 前,语伤鯁訐,遂责于世。”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 僧孺 ,字 思黯 ,本 陇西 狄道人 ,居 宛 叶 间。 元和 初,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条指失政,鯁訐不避权贵,因不得意。”骾訐:谓直率地揭露、指责过失而无所顾忌。《新唐书·牛僧孺传》:“条指失政,其言骾訐,不避宰相。”

鲠急(gěng jí):刚直急躁。《新唐书·萧瑀传》:“ 瑀 爱经术,善属文。性鯁急,鄙远浮华。”

鲠固(gěng gù):刚直坚定。《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鯁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 洪诚 等校注:“鯁固:耿直,坚定。”

鲠骨(gěng gǔ):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郭沫若 《再用鲁迅韵书怀》:“五十六年餘骾骨,八千里路赴云旗。”

鲠鲠(gěng gěng):直言抗争貌。 宋 李公昂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词:“鯁鯁婴鳞语,不改铁心坚。”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於义有违,虽田夫野人女子之言,皆为之屈服;及引义争是非,虽遇达官势人,鯁鯁反覆,必伸己説,不少媕婀。”

鲠辅(gěng fǔ):谓刚直有力的辅佐者。《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若见丰省而不敢以告,从命奔走,惟恐不胜,是则具臣,非鯁辅也。”

鲠愤(gěng fèn):谓心中不平,充满义愤。《梁书·敬帝纪》:“大耻未雪,夙宵鯁愤。”

鲠谔(gěng è):刚直敢言。《新唐书·岑文本虞世南等传赞》:“ 文本 才猷, 世南 鯁諤。”

鲠辞(gěng cí):刚直的言辞。 唐 黄滔 《巫比》:“呜呼?设直士世用之如邪巫,鯁辞国纳之如簧言,则有国有家者何逮乎患!”

鲠怅(gěng chàng):念结于心而怅然不已。《新唐书·恭懿太子佋传》:“帝及后梦 佋 辞决流涕去,帝鯁悵,故册赠皇太子。”

鲠避(gěng bì):语本《国语·晋语六》:“除鯁而避彊,不可谓刑。” 韦昭 注:“鯁,害也。”后以“鯁避”谓避害。 唐 孙樵 《孙氏西斋录》:“有所鯁避,则微文示讥;无所顾慄,则直书志慝。” 清 钱谦益 《跋王原吉<梧溪集>》:“ 谢皐羽 之于亡 宋 也, 西臺 之记,冬青之引,其人则以甲乙为目,其年则以羊犬为纪,廋辞讔语,喑哑相向,未有如 原吉 之发攄指斥,一无鯁避者也。”

骨鲠(gǔ gěng):◎ 骨鲠 gǔgěng(1) [fishbone]∶鱼骨头骨鲠在喉(2) [straight forward]∶比喻个性正直、刚健彼项王骨鲠之臣, 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孤鲠(gū gěng):孤梗。《明史·忠义传五·高斗垣》:“为人孤鯁,以清慎得名。”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我昔献赋来田间,骨节疏顽性孤鯁。”参见“ 孤梗 ”。

横鲠(héng gěng):犹梗阻。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贼分兵为二,腹背战,我兵鼓譟斩级,贼不支,然尚横鯁两阵中,守隘不肯散。”

鲲鲠(kūn gěng):古代传说中的蛟龙类动物。《淮南子·墬形训》:“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鯤鯁,鯤鯁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於庶鱼。”

廉鲠(lián gěng):廉洁耿直。 清 龚自珍 《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公性廉鯁,典试 浙江 , 浙 巡抚餽以金,不受,遗以二品冠,受之。及涂,从者以告曰:‘冠顶真珊瑚也,直千金。’公惊,驰使千餘里而返之。”

朴鲠(piáo gěng):朴实鲠直。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僻远之地,县吏朴鯁,官书无簿籍,吏曹不识文字。”

强鲠(qiáng gěng):亦作“彊鯁”。刚正鲠直。《新唐书·白居易传》:“后对殿中,论执彊鯁。”

峭鲠(qiào gěng):严正刚直。《新唐书·韩休传》:“ 休 峭鯁,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新唐书·李翱传》:“ 翱 性峭鯁,论议无所屈。”

清鲠(qīng gěng):亦作“ 清骾 ”。清高刚直。《新唐书·赵宗儒传》:“父 驊 ,字 云卿 ,少嗜学,履尚清鯁。”《明史·李时勉陈敬宗等传赞》:“ 李时勉 、 陈敬宗 诸人,方廉清鯁,表范卓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先生以清骾受主知,再起总制 荆楚 。”

穷鲠(qióng gěng):形容极端悲痛。鯁,通“ 哽 ”。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託慕宸严,载惟感恋,哀疾不获诣闕,不任穷鯁之情。”

愚鲠(yú gěng):敦厚鲠直。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迂叟》:“ 独乐园 子 吕直 者,性愚鯁,故公以‘直’名之。”

鱼鲠(yú gěng):鱼骨,鱼刺。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礼部 王员外 言:昔在 金陵 ,有一士子为鱼鯁所苦,累日不能饮食。忽见卖白餳者,因买食之,顿觉无恙,然后知餳能治鱼鯁也。”

贞鲠(zhēn gěng):忠贞鲠直。 唐 郑薰 《移颜鲁公诗记》:“ 颜鲁公 既用贞鯁为 元载 所忌,由刑部尚书贬 夷陵郡 别驾。”

直鲠(zhí gěng):正直;直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醉公》:“ 睿忠亲王 嗣曾孙名 塞勒 ,性爽伉。嗜糟醨,日夜不醒,虽朝会,酒气犹熏然,人呼为醉公。然遇大事多直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永相公》:“时侍御 李公 漱芳 以劾 忠勇公 家奴 欒大 ,以直鯁称。”

忠鲠(zhōng gěng):亦作“ 忠梗 ”。忠诚耿直。《世说新语·规箴》“ 孙皓 问丞相 陆凯 ”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逊 族子忠鯁有大节,篤志好学。”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颠沉在须臾,忠鯁谁復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 居易 累以忠鯁遭摈,乃放纵诗酒。”《三侠五义》第二三回:“因 刘洪义 是个年老之人,而且为人忠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让国御前会议日记》:“ 升吉甫 忠梗可恃。”

中鲠(zhōng gěng):(1).中途阻塞。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叹王路之中鯁,蠢於越之妖烬。”(2).从中阻挠。 清 俞樾 《茶香室丛抄·万年桥》:“一有造桥之议,即为中鯁。”

祝鲠(zhù gěng):见“ 祝鯁祝饐 ”。

骨鲠之臣

骨鲠在喉

峭论鲠议

如鲠在喉

食古如鲠

祝僇祝鲠

祝鲠祝饐

祝鲠祝噎

猜你喜欢

汉字组词专题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