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尔吧

铨组词,铨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分类: 汉字组词  时间: 2020-06-08 13:03:06  作者: 优尔吧 

铨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小云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铨》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铨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铨字简介
字母:q,拼音:quan,带声调拼音:quán,注音:ㄑㄩㄢˊ,部首:钅,部首比划:5,比划:11,繁体字:銓,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撇横横横折撇捺横横竖横,五笔86编码:QWGG,五笔98编码:QWGG,Unicode:U+94E8,汉字编号:4876,

基本解释

(銓) quán  ㄑㄩㄢˊ ◎ 衡量轻重:铨衡。 ◎ 古代称量才授官,选拔官吏: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铨选。铨录(选择录用)。

铨组词

春铨(chūn quán):唐 宋 时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的礼部考试。按例于每年三月上旬举行,故称。《宋史·选举志三》:“ 绍熙 二年,命今岁春銓太史局试,应三全通,一粗通合格者并特收取,时局生多闕故也。” 宋 陆游 《送子遹》诗自注:“初欲赴春銓,以兄弟皆出故輟行。”参阅 宋 自牧 《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

典铨(diǎn quán):主持选用官吏。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先公典銓日,﹝ 蔡迨 ﹞以文卷来访。”

钉铨(dīng quán):订铨。谓订正谬误,评量斟酌。

赴铨(fù quán):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赴銓,得通判 南剑州 而归。”《金史·宣宗纪上》:“詔 河 南、 陕西 镇防军应廕及纳粟补官者,当役如旧,俟事定乃听赴銓。”参见“ 赴选 ”。

衡铨(héng quán):铨衡,铨选。 清 赵翼 《送刘石庵公还朝》诗:“由来才大小,可预定衡銓。”

候铨(hòu quán):听侯选授官职。《聊斋志异·青梅》:“适有 王进士 者,方候銓於家。”

监铨(jiān quán):监察铨选。 元 虞集 《知昭州秦公神道碑》:“后五年,行臺治书侍御史 裴公 道源 监銓 广西 ,外选举公知 昭州 。”

评铨(píng quán):评议衡量。 元 袁桷 《饯王参议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为韵》之九:“凄凉尘土姿,朗鉴劳评銓。相亲耿语,相期欲忘年。”

平铨(píng quán):比较评量。 元 袁裒 袁桷 《东湖联句》:“登临难婉恋,想像费平銓。”

铨总(quán zǒng):(1).犹铨综。《新唐书·宋璟传》:“先是 崔湜 、 郑愔 典选……流品淆并, 璟 侍郎 李乂 、 卢从愿 澄革之,銓总平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自 魏 氏銓总人物,以氏族相高,亦未专任门地。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参见“ 銓综 ”。(2).指吏部。 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余为侍郎,銓总攸居。实得茂彦,奉其规模。”

铨综(quán zōng):(1).谓选拔罗致人材。《书·良吏传序》:“莅职者为身择利,銓综者为人择官。”《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三年》:“﹝ 李府 ﹞恃中宫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銓综无次,怨讟盈路。”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吏部为銓综之司,而部曹之选所以佐理天官,简拔贤俊者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是故銓综失敍,受任多滥。”(2).权衡和综合。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銓综之识;章累牘,罕逢微婉之言。”

铨擢(quán zhuó):选拔起用。《晋书·乞伏炽磐载记》:“随 傉檀 文武,依才銓擢之。”《宋书·武帝纪》:“四方秀孝,非才勿举,献答允值,即就銓擢。”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伏见銓擢之次,每以诗赋为先。”

铨注(quán zhù):谓对官吏的考选登录。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明年,銓注復归之吏部,承前所司注拟,皆约官资,升降之时,难于允愜。”《元典章新集·吏部·承荫》:“验其品格,先为銓注,俾资俸月,养荣其亲。”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明初翰林不由进士》:“命下吏部,惟銓注而。”参见“ 注拟 ”。

铨轴(quán zhóu):犹衡轴。比喻中枢要职。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理钱穀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於銓轴。”

铨政(quán zhèng):指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政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部重轻》:“暂摄政府者为 王山阴 ,与 陆 倾盖相善,銓政几还旧观。”《明史·石珤传》:“自羣小窃柄,銓政混浊。”

铨掌(quán zhǎng):谓掌管选才授官。《新唐书·选举志下》:“初,尚书銓掌七品以上选,侍郎銓掌八品以下选。”

铨择(quán zé):评量选择。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斯并同在编次,不加銓择,岂非芜滥者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务銓择,切中歷朝馆阁之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文海》:“莫委馆阁官,銓择本朝文章,成一代之书。”

铨藻(quán zǎo):评量鉴别。《旧唐书·刘仁轨郝处俊等传论》:“ 正平 銓藻吏能,文学政事,颇有深识。”

铨用(quán yòng):选拔任用。《南史·谢弘微传》:“臣谓宜普命大臣,各举所知,以付尚书依分銓用。”

铨引(quán yǐn):选拔引荐。《宋书·文帝纪》:“可宣教内外,各有荐举,当依方銓引,以观厥用。”《陈书·世祖纪》:“将帅战兵,亦同肆眚,并随才銓引,庶收力用。”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先是,侍郎 唐皎 銓引选人,问其稳便。”

铨选(quán xuǎn):[释义](名)唐宋选用官吏的制度。除最高级职官由皇帝任命外,一般都由吏部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凡经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具有资格的人均须到吏部听候铨选。 [构成]偏正式:铨(选

铨敍:亦作“ 銓序 ”。亦作“銓叙”。1.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自是 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銓敍。”《宋史·武帝纪中》:“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銓序。”《旧唐书·李义府传》:“﹝ 李义府 ﹞专以卖官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 靳以 《生存》:“谁配审查?当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铨叙。”2.评定次第。 宋 李上交 《事会元·法曲》:“ 开元 二十五年,太常卿 韦縚 令博士 韦逌直 ……等銓叙前后所用乐章为五,奏付太乐之。”3.编次有序。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三国异同以注 陈寿 《国志》。 寿 书銓敍可观,事多审正。”《宋书·臧焘传》:“ 凝之 词韵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赏焉。”《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4.衡量论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弥纶羣言为难。”

铨叙(quán xù):[释义](名)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照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 [构成]偏正式:铨(叙

铨序(quán xù):见“ 銓敍 ”。

铨校(quán xiào):审核;审查。《魏书·叔孙建传》:“羣官上事,先由 俊 銓校,然后奏闻。”

铨限(quán xiàn):选授官职的等级、界限。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云此新进士,銓限凛难越。”

铨席(quán xí):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吏部不得持,遂除 浙 孙 名,而 富平 再登銓席矣。”

铨文(quán wén):评量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銓文,则与叙引共纪。”

铨闱(quán wéi):政府设置的选拔官吏的考试场所。 唐 刘长卿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诗:“天府留香名,銓闈就明试。”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所谓太医局生者,始以赂隶名籍,每年则随銓闈公试。”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每岁三月上旬,应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并赴銓闈就试出官。”

铨土(quán tǔ):谓受领封地。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句践 ﹞走犬 若耶 ,休谋石室,食於冰厨,领功銓土。”

铨廷(quán tíng):指吏部。吏部专司考核、选拔官吏,故称。《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借使 周公 、 孔子 今处銓廷,考其辞华,则不及 徐 庾 ,观其利口,则不若嗇夫,何暇论圣贤之事业乎!” 胡三省 注:“銓廷,谓吏部銓量选人之所。”

铨汰(quán tài):选拔与淘汰。《新唐书·李迥秀传》:“ 大足 初,检校夏官侍郎,仍领选,銓汰文武,号称职,进同凤阁鸞臺平章事。”

铨司(quán sī):主管选授官职的官署。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左右於銓司访之,云有 广德县 令请换 罗江 宰矣。”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天上銓司,人间冢宰,一般握鑑司衡。” 黄人 《<清文汇>序》:“操选政者,大都辨宗派之真贋,覈声情之高下,而録弃之,与枢府銓司以门伐资格黜涉百尔者等。”

铨授(quán shòu):选拔任命(官吏)。《北齐书·高叡传》:“ 须拔 进居蝉珥之荣,退当委要之职,自昔以来,实未闻如此銓授。”《新唐书·选举志下》:“侍中 裴光庭 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銓授。”

铨试(quán shì):通过考试进行选拔。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至于荫补初出官者法当銓试,今有堂除免试者。”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至 景祐 元年正月,遂废书判为銓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十一年》:“言者请令有官人銓试,并兼司两场。”

铨事(quán shì):犹铨政。《新唐书·苗晋卿传》:“ 李林甫 为尚书,专国政,以銓事委 晋卿 及 宋遥 。”

铨取(quán qǔ):鉴别选取。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立为江西派之説者,銓取或不尽然。”

铨品(quán pǐn):(1).衡量评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銓品前修之文。”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名章伟著皆欲銓品,异闻逸传皆欲论述。”(2).犹选拔。《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銓品人伦,各尽其用。” 吕向 注:“各随才而擢用之。”

铨配(quán pèi):权衡调度;统筹安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记则失於复重,偏举则病於不周,此又銓配之未易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某袠某篇,付之此职;某传某志,归之彼官:此銓配之理也。”

铨判(quán pàn):评选鉴别。《新唐书·奸臣传上·李义府》:“既主选,无品鉴才,而谿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復銓判,人人咨訕。”

铨拟(quán nǐ):谓选拔人才并拟定官职。《金史·完颜守贞传》:“陛下即位,復立是科,朝廷宽大,放及百数,诚恐积久不胜銓拟。”

铨録(quán lù):铨选录用。《新唐书·刘祥道传》:“悉集吏部调,至万员, 林甫 随才銓録,咸以为宜,论者方 隋 高孝基 。”

铨量(quán liàng):衡量。《尔雅·释言》“坎律,銓也” 晋 郭璞 注:“《易》坎卦主法,法律皆所以銓量轻重。” 宋 黄庭坚 《再答明略》诗之二:“ 廖侯 言如不出口,銓量古今胆如斗。”《金史·孟浩传》:“既典选,善銓量人物,分别贤否。”

铨历(quán lì):指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新唐书·选举志下》:“其后 李敬玄 为少常伯,委事於员外郎 张仁禕 。 仁禕 又造姓歷,改状样、銓歷等程式,而銓总之法矣。”

铨括(quán kuò):谓选拔和统领官吏。 晋 孙绰 《司空庾永碑》:“名器未及,而任尽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

铨考(quán kǎo):考核选拔。《宋史·苏颂传》:“今 定 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缘御史,荐寘宪臺。”

铨镜(quán jìng):评选鉴别。 南朝 梁 王筠 《为第六叔让重除吏部尚书表》:“然后可以銓镜流品,平均衡石。”《北史·郭祚传》:“是时 孝文 鋭意典礼,兼銓镜九流。” 唐 元稹 《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夫銓镜万品,不无倦勤。”

铨简(quán jiǎn):评量选拔。《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是岁,立 登 为太子,选置师傅,銓简秀士,以为宾友。”《北史·拓拔澄传》:“及车驾自 代 北巡,留 澄 銓简旧臣。”《宋史·真宗纪一》:“丙午,许羣臣著述诣閤献,令两制銓简。”

铨衡(quán héng):[释义](名)衡量轻重的器具。 [构成]偏正式:铨(衡

铨覈:评量考核。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斯则物有恒準,而鉴无定识,欲求銓覈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颇烦伦拟,有异优崇。”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使野无遗贤,万邦咸寧,则銓覈之任得矣。”

铨核(quán hé):评量考核。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斯则物有恒準,而鉴无定识,欲求銓覈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颇烦伦拟,有异优崇。”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使野无遗贤,万邦咸寧,则銓覈之任得矣。”

铨贯(quán guàn):编排连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然 仲瑗 博古,而銓贯有叙。 长虞 识治,而属辞枝繁。”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章奏书牘之文,咸通畅明达,虽属词枝繁,然銓贯有序。”

铨管(quán guǎn):亦作“ 銓筦 ”。1.对人才进行品量和管理。《晋书·阮放传》:“迁吏部郎,在銓管之任,甚其称绩。” 唐中宗 赵皇后 等《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当熊让輦愧前芳,再司銓筦恩可忘。” 宋 司马光 《送田校理知晋州》诗:“銓筦萃贤豪,夫君主剧曹。”(2).指掌管选拔人才的职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其在銓管也,用僕为京兆掾。”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见日,便乞 蒲 同 。朝旨俾留,遂领銓筦。”

铨筦(quán guǎn):见“ 銓管 ”。

铨贡(quán gòng):选拔推荐。《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露表告将入关,因詆宦竖柄朝,垢蠧纪纲,指诸臣与中人赂遗交构状,銓贡失才。”

铨格(quán gé):见“ 銓试格 ”。

铨覆(quán fù):谓选拔、审察人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今年銓覆数万人,总知姓字,何处有 士 乎?”

铨法(quán fǎ):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新唐书·选举志下》:“初,銓法简而任重。”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朝廷难以銓法持之,遂授太学録。”《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官司文籍散佚,无所稽考,议者以为銓法最为急务。”

铨度(quán dù):衡量测度。《国语·吴语》:“不智,则不知民之极,无以銓度天下之众寡。” 韦昭 注:“銓,称也。”《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唐 杜牧 注:“谓将无权智,不能銓度军士,各任所长。”

铨定(quán dìng):衡量评定。 孙中山 《建国大纲》:“凡候选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央与地方,皆须经中央考试銓定资格者乃可。”

铨调(quán diào):根据考绩迁调官职。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官吏一入人罪者,往往十餘年未尝升擢,或沉於銓调,不与改官。” 宋 陆游 《王季嘉墓志铭》:“及见除书,从天官銓调 湖南 转运司主管文字以去。”

铨第(quán dì):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级别与职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光禄勋銓第郎吏,出为它官,以补员缺。”

铨次(quán cì):(1).谓选授官职的次序。《晋书·羊琇传》:“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銓次之理。”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杨公完偶》:“今日何銓次,新官与旧官。”(2).谓编排次序。 唐 杜甫 《<八哀诗>序》:“八公后存殁,遂不銓次焉。” 朱鹤龄 注:“诗序末句,言不以存殁之前后为次第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随其所问,信笔便书,不復銓次。”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前史所述 魏 晋 诸家书目,条流仅学,銓次靡详。”(3).次序。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我这府里祗候几曾闲,无銓次,从今后无断嗟怨咨。”

铨除(quán chú):犹选授。 元 柯丹丘 《荆钗记·传鱼》:“乡关久别应多虑,幸登高第得銓除。”《明史·杨涟传》:“使吏部不得专銓除,言官不敢司封驳。”

铨臣(quán chén):掌握考核、选拔人才之权的臣僚。 明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今諫官忧釜鬲,銓臣忧滞薪,卿寺具瞻仰屋而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太宰推内阁》:“比有旨再推阁臣,则銓臣为政, 陆 於会推疏中列堪任者数人,以己名居首,俱人望也。”

铨曹(quán cáo):(1).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 唐 包湑 《会昌解颐录·麴思明》:“銓曹往例,各合得一官,或荐他人亦得。”《宋史·岳云传》:“﹝ 岳云 ﹞功在第一, 飞 不言。逾年,銓曹辩之,始迁武翼郎。”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漫劳乌府臺前客,屈作銓曹部下人。”(2).借指主管选拔官员之长官。《明史·顾鼎臣传》:“兵部主事 马承学 恃 鼎臣 有联,自诡必得銓曹,臣故抑 承学 而用 崑 。”

铨采(quán cǎi):选拔搜寻。《魏书·高祖纪下》:“将有贤人湛德,高士凝栖,虽加銓採,未能招致。”

铨部(quán bù):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 唐 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 宋 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 明 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銓部”指吏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銓部类出见次,士大夫乐从宦。”《宋史·选举志四》:“在朝廷则当量人才,在銓部则宜守成法。”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误指不孝曾为伪学士,殊为骇然,而銓部无据呈代题之例。” 梁启超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后世虑选人之请托、銓部之徇私也,於是 崔亮 裴光庭 定为年劳资格之法。”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宋史·选举志四》、《明史·选举志三》。

铨补(quán bǔ):选补官职。《北齐书·文宣帝纪》:“其国子学生亦仰依旧銓补,服膺师説,研习《礼经》。”《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官速銓补。”《清史稿·兵志六》:“银米有稽,銓补有章,训练有规。”

铨柄(quán bǐng):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职权。 明 李贽 《忠节名臣·黄公》:“其后势成,銓柄在己。”

铨别(quán bié):衡量鉴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

三铨(sān quán):唐 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新唐书·选举志下》:“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銓,尚书、侍郎分主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选人先遭涂毁文书者,令三銓止除诈伪,余復旧规。” 胡三省 注:“《唐六典》:‘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选:一曰尚书銓,二曰中銓,三曰东銓。或云吏部东西銓并流外銓为三銓。’”按, 唐 乾元 中侍郎 崔器 奏改中铨为西铨。故 宋 王溥 《唐会要·吏部尚书》以尚书铨、东铨、西铨为三铨。

省铨(shěng quán):元 代官制,由行省铨叙官职。

试铨(shì quán):谓经过考试;量才授官。《宋史·选举志四》:“ 崇寧 以后,又復 元丰 制,而荫补者须隶国学一年无过罚,乃试銓,若在学试尝再入等,即免试。”

锁铨(suǒ quán):宋 代铨选授官亦须经锁试,故称“锁銓”。《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今员多闕少,四时计选犹虑壅塞,况锁銓乎?”参阅《宋史·选举志四》。

小铨(xiǎo quán):唐 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礼部举人,即官得自主铨选,称“小銓”。《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一人掌小銓,亦分为九品,通谓之行署。以其在九流之外,故谓之流外銓,亦谓之小选。” 宋 孙沔 《服阕谢复官表》:“復援小銓之秩,再躋延阁之荣。”参见“ 小选 ”。

需铨(xū quán):等待铨选录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总论》:“然则投牒需銓,乃宦途之跬步;捧檄司牧,乃入仕之培塿。”

中铨(zhōng quán):三铨之一。 唐 代文官的选授由吏部尚书、侍郎分别主之。侍郎二人分别负责中铨和东铨,掌八品、九品官员的选授。《旧唐书·职官志二》:“尚书、侍郎,分为三銓。尚书为尚书銓,侍郎二人分为中銓、东銓也。”参见“ 三銓 ”。

蒋士铨(jiǎng shì quán): (1725-1784)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乾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辞官后在几个书院主持讲席。论诗主张“性灵”。有《藏园九种曲》、《忠雅堂集》。

铨试格(quán shì gé):铨试的规章制度。《宋史·选举志四》:“ 绍圣 初,改定銓试格,凡摄官初归选,散官、权官归司,若新赐第,皆免试。”亦省作“ 銓格 ”。《宋史·选举志四》:“进士中銓格者,每二百人,得优恩不过五七人,又或闕上等不取。”《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 宗道 在选调久,患銓格烦密,及知吏所以为姦状,於是多所釐正。”

无铨次(wú quán cì):不论顺序。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我这府里祗候几曾闲,差拨无銓次,从今后无倒断嗟呀怨咨。”

猜你喜欢

汉字组词专题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