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尔吧

狮组词,狮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分类: 汉字组词  时间: 2022-12-04 06:41:03  作者: 优尔吧 

狮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琪琪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狮》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狮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狮字简介
字母:s,拼音:shi,带声调拼音:shī,注音:ㄕ,部首:犭,部首比划:3,比划:9,繁体字:獅,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撇折撇竖撇横竖折竖,五笔86编码:QTJH,五笔98编码:QTJH,Unicode:U+72EE,汉字编号:1601,

基本解释

(獅) shī   ㄕˉ ◎ 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狮子舞。狮子搏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英文翻译

king of beasts

狮组词

伏狮(fú shī):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 平江伯 陈 某,始造平底浅船,则今粮船之制也。凡船制……伏狮,前为阀閲,后为寝堂。” 钟广言 注:“伏狮:也叫‘头梁’,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伏狮(fú shī):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 平江伯 陈 某,始造平底浅船,则今粮船之制也。凡船制……伏狮,前为阀閲,后为寝堂。” 钟广言 注:“伏狮:也叫‘头梁’,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海狮(hǎi shī):[释](名)哺乳动物,面部略像狮子,四肢呈鳍状,尾部扁平如鱼尾。产于北美、南美和日本北部等地的海。 [构成]偏正式:海(狮

狮子(shī zi):(1).猛兽名。体大雄壮,身毛呈棕黄色,尾端生丛毛。雄狮颈部有长鬣。产于 非洲 和 亚洲 西部。捕食羚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 乌弋国 去 长安 万五千三百里,出狮子、犀牛。” 唐 元稹 《西凉伎》诗:“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水浒传》第十五回:“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2).指狮子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参见“ 狮子补 ”。

狮弦(shī xián):犹法音。演说法之音。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四出:“欲渡苦舟,彼岸堪登否?谁把毒龙收,共听狮弦奏。”参见“ 狮子吼 ”。

狮舞(shī wǔ):◎ 狮舞 shīwǔ[lion dance]也叫“狮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一般由两人蒙上布制的狮皮表演,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以表现狮子的生活神态为主,武狮主要表现翻滚跌扑等技巧

狮威(shī wēi):喻悍妇的声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谁知 田仰 嫡妻,十分悍妒。狮威胜虎,蛇毒如刃。”参见“ 狮子吼 ”。

狮猫(shī māo):猫的一种。长毛巨尾,俗称狮子猫。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秦檜 ﹞孙女封 崇国夫人 者……爱一狮猫,忽亡之,立限令 临安府 访求。”

狮蛮(shī mán):(1). 宋 代重阳节蒸糕上的粉制饰物。亦借指这种蒸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麺烝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果实……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宋 自牧 《梦粱录·九月》:“兼之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麵蒸糕……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塐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供衬进酒,以应节序。”(2).古代武官腰带钩上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因以指武官腰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轻闪过,捽住狮蛮,恨心不捨。”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上阵处磕搭的揝住狮蛮,交马处滴溜扑摔下雕鞍。”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3).指旧时节日赛会扮演的狮子、蛮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上元佳节﹞自十三至十七,共是五夜,家家门首紥缚灯栅,张掛新奇好灯……狮蛮社火,鼓乐笙簫,通宵达旦。”

狮吼(shī hǒu):见“ 狮子吼 ”。

狮负(shī fù):宝石名。即猫睛石,俗称猫儿眼。《嫏嬛记》卷下引《志奇》:“南番 白胡山 出猫睛,多极且佳,他处不及也。古传山有胡人,徧身俱白,素无生业,惟畜一猫,猫死埋于山中。久之,猫忽见梦焉,曰:‘我活矣,不信者可掘观之。’及掘,猫身已化,惟得二睛,坚滑如珠,中间一道白横搭,转侧分明,验十二时无误,生不异。胡人怪之。夜又梦云,埋此于山之阴,可以受化无穷;中一颗赤色最有光者,吞之得仙。胡掘得,遂集山人置酒食为别。及吞,即有一猫如狮子,负之腾空而去。至今此山最多猫睛,一名狮负。”参见“ 猫睛 ”。

狮儿(shī ér):喻雄视一世的俊杰。 清 黄景仁 《满江红·题岳仲子鄂渚吟诗后》词:“但惨淡,狮儿霸气,断戈沉戟。”

狮带(shī dài):古代高级武官用的狮蛮腰带。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未赐铁券的王侯,儘蟒衣狮带。”参见“ 狮蛮 ”。

狮虫(shī chóng):见“ 狮子身中虫 ”。

睡狮(shuì shī):沉睡的狮子。过去常比喻未觉醒的旧 中国 。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诗:“散作鎗礮声,能无惊睡狮,睡狮果惊起,牙爪将何为?”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今日 欧洲 莽怪之风云,寧非千载一时,睡狮决起之机,以报累代之深仇,以收已失之土地,从此五色国徽,将亦璀灿光耀於世界。” 郭沫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四:“几千年僵定了的社会又起了天翻地覆的动摇,被人视为睡狮的老大帝国成为被万人宰割的肥猪。”

金狮奖: 金狮奖(意大利文:Leone d'oro)是威尼斯影展的最高荣誉,从1949年开始颁发,被认为是电影界最高荣誉之一。1970年增设荣誉金狮奖,表扬对于电影有重要贡献的工作者。1947年与1948年颁发的威尼斯国际大奖(Grand International Prize of Venice)与金狮奖地位同,都是威尼斯影展的最高荣誉。1936年至1942年之间,威尼斯影展的最高荣誉则是颁给最佳意大利片与最佳外语片的墨索里尼奖。

美洲狮: 美洲狮产于南、北美洲,是猫属动物中体型最大的。它然冠以“狮”名,实际上却只有几处与非洲狮豹更相像,真正的狮虎是没有这个本领的。因此,动物学家根据它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多数把它列为豹类。 主要捕食鹿类和其它小型兽类,家畜也是攻击的对象,在美洲,它是仅次于美洲虎的猛兽。

猱狮狗(náo shī gǒu):卷毛狗。《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到了 来宾楼 门口,一隻小猱狮狗叫了两声。”

狮女郎: 狮女郎是乐嘉在《让你的爱非诚勿扰》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她们头脑清醒、意志独立、善于料理男友,和传统的“小家碧”、“大家闺秀”异显著。“狮女郎”成为现代男人选择理想伴侣的热门‎。

狮虎兽: 狮虎兽是雄性狮子和雌性老虎交配产生的后代 ,身躯庞大,英文名liger。狮虎兽,威严、和善、亲切、和睦。

狮子座(shī zi zuò):(1).指佛所坐之处。《大智度论》卷七:“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牀若地,皆名狮子座。”(2).泛指高僧说法的座席。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於是乃披如来之衣,登狮子之座。”(3).天文学名词。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在巨蟹座之东,室女座之西。

狮子舞(shī zi wǔ):◎ 狮子舞 shīziwǔ[lion dance] 流行很广的一种民间舞蹈,通常由两人扮成狮子的样子,另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舞蹈

狮子头(shī zi tóu):◎ 狮子头 shīzitóu[large meatball]用剁碎的肉或肉糜做的一种大肉圆

狮子术(shī zi shù):中药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药品》:“ 潜山 产善术,以其盘结丑怪有兽之形,因号为狮子术。”狮,一本作“ 师 ”。

狮子林(shī zi lín):(1). 江苏省 苏州市 四大名园之一。原为 元 代 天如 禅师讲道之所, 清 乾隆 间重修扩建。园内布以假山,洞壑幽邃,盘曲迂回,奇峰怪石或如形态各异的狮子,故名。 清 赵翼 《同蓉溪芷堂游狮子林题壁》诗:“人间乃有 狮子林 ,一亩中藏百里阔。”参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狮子林》。(2).古寺名。在 安徽省 黄山 狮子峰 。今寺毁而名其地,风景殊绝。 叶圣陶 《黄山三天》:“住 狮子林 便于游 黄山 的北部和西部,住 文殊院 便于游中部,主要是 天都峰 和 莲花峰 。”

狮子会(shī zi huì):宋 时重节阳 汴京 僧人举行的法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诸禪寺各有斋会,惟 开宝寺 、 仁王寺 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説,游人最盛。”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九月》。

狮子花(shī zi huā):骏马名。又名九花虬。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昔日 太宗 拳毛騧,近时 郭 家狮子花。” 明 何景明 《画马行》:“细看不是白鼻騧,恐是当朝狮子花。”参见“ 九花虬 ”。

狮子壶(shī zi hú):缀有狮子图象的箭壶。《水浒传》第七六回:“射虎箭、狼牙箭、柳叶箭,齐攒狮子壶中。”

狮子吼

狮子狗(shī zi gǒu):毛较长而蓬松的哈巴狗。 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的眼睛眯得小小的,鼻子像个狮子狗。”

狮子灯(shī zi dēng):狮子状的花灯。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走马灯》:“是物(走马灯)之外,又有车灯、羊灯、狮子灯、绣球灯之类。”

狮子骢(shī zi cōng):骏马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隋文皇帝 时, 大宛国 献千里马,騣曳地,号曰‘狮子驄’……朝发 西京 ,暮至东 洛 。”

狮子牀(shī zi chuáng):佛菩萨的床坐。《维摩经·香积佛品》:“ 维摩詰 即化为九万狮子牀,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讫。”亦泛指说法听法时的席位。 宋 陆游 《周元吉蟠室诗》:“能容人天众,杂沓来烧香。三万二千人,各据狮子牀。”

狮子补(shī zi bǔ):旧时官服上缀有狮子图象的徽饰。补,又称补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图象徽饰,是官品的标志。 明 清 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补”为武官二品的标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 景泰 四年,锦衣指挥同知 毕旺 ,疏援 永乐 旧例,谓环卫近臣,不比他官,概许麟服……至於狮子补,又不特卑秩武人,今健儿刀戟者,无不以为常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缚,宛转於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章,辱褻至此。”《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褂子上钉的可是狮子补子,这不是武二品吗?”

狮子鼻(shī zi bí):◎ 狮子鼻 shīzibí[pug nose]鼻梁稍凹、鼻孔扁平的鼻子

狮头鹅(shī tóu é):鹅的品种之一。体形大,羽毛灰白色,头上长着黑色带黄斑的瘤状物,略似狮头。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良。《新华日报》1979.9.27:“狮头鹅原产 广东省 饶平县 一带,是世界罕见的大型鹅种。”

狮吼堂(shī hǒu táng):喻悍妻施威之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眉眼》:“但言情性之刚柔,心思之愚慧。四者非他,即异日司花执爨之分途,而狮吼堂与温柔乡接壤之地也。”参见“ 狮子吼 ”。

石狮子(shí shī zi):石雕的狮子。常列于各类建筑物前,如宫殿、衙署、桥梁、陵墓等等。造型不一。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今宫殿衙署门外左右,所峙石兽,卷髮巨眼,张吻施爪,俗称为石狮子。”

石狮市(shí shī shì): 在福建省南部,滨临台湾海峡。清初以凤里庵前石狮子为名。1987年设市。著名侨乡。人口2861万(1995年)。为福建省新城市。商业发达,以服装和小商品市场最盛。名胜古迹有凤里庵、姑嫂塔等。

耍狮子(shuǎ shī zi):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通常由两人扮成狮子的样子,另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追逐为乐,表演各种身段技巧。

亚洲狮:亚洲狮是唯一生存在非洲以外的狮子,在21世纪初期只存活在印度。据统计,截至2010年,亚洲狮在野外的数量只有250-350只,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极濒危物种。历史上它们的分布地囊括了从高加索至也门及由希腊的马其顿经伊朗、阿富汗及巴基斯坦至印度及孟加拉边境的大片区域。 亚洲狮是非洲狮的近亲,大约在10万年前从非洲狮分离而出,历史上曾经在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土地上漫游。 21世纪初期野生亚洲狮主要生活在印度,全世界只有250-350头,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极濒危物种。亚洲狮的毛皮较其非洲近亲蓬松,尾巴端的穗及肘上的毛发较长,雄狮及雌狮的腹部都有明显折叠的皮肤。它是所有狮子亚种中最小的,雄狮重160-190公斤,雌狮重110-120公斤。科学纪录上最长的雄狮长292厘米,肩高最高达107厘米。最大被猎杀的雄狮则长3米。 生活性亚洲狮群较非洲狮群小,平均只有两只雌狮。亚州狮成群一起生活,也常集体捕食,但大多是母狮捕食,雄狮则坐享其成。它们由一头狮子将猎物赶到其他狮子的下风,然后一起扑向猎物。雄性亚洲狮较少群居,只会在交配或猎食大型动物时,才会与狮群联系。有时狮群的大小可能是与猎物的体型有关,亚洲狮所处理的猎物较非洲的小,而狮子的数量亦不用太多。亚洲狮的猎物主要是水鹿、花鹿、蓝牛羚、印度瞪羚、野猪及家畜。 生长繁殖亚洲狮雌性2岁半即可性成熟,而雄性亚洲狮需4年,母狮每胎产2~3只幼狮,但幼狮死亡率较高,一般只成活1仔,幼狮3个月后便可同母亲一起参加狩猎活动,需同母亲一起生活两年。亚洲狮开始交配时间在10月和11月。母狮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长到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断奶了,不过70%-80%的小狮子都活不过两岁。圈养下的狮寿命超过30年。 王权象征在印度,它们是和宗教以及王权最紧的动物。梵语中狮子叫僧伽彼,即“众僧”的意思。作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象征动物,在佛经《涅槃经》和《大智度论》中均有有关狮子的描述。亚洲狮同样是皇室尊贵和权力的象征,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Emperor Ashoka)曾经在沙尔兰特(印度境内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在沙尔兰特的竹林精舍初次对弟子说法)的石柱上上狮子的形象,用意是宣扬非暴力、宽容与尊重所包的生命信息。阿育王可能是最早宣扬动物保护观念的统治者之一,21世纪初,印度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亚洲狮造型。 生存威胁自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亚洲狮开始遭遇英国殖民者捕猎。到了1900年,在人类一百多年的捕杀后,亚洲狮已经十分稀少,此时一些动物保护者开始呼吁要保护亚洲狮,但仍有人在偷猎。亚洲狮与印度王朝之间的亲密象征关系使它们在印度免于绝迹。20世纪初,印度古吉拉特邦,也就是吉尔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的地方官立下规矩,要想在附近的森林里猎杀狮子必须有皇室的许可证。这种对皇族的讨好行为使除殖民者以外的偷猎行为得到限制。不过在之后的几年里,随着枪声四起,野生亚洲狮的数量依然在飞速减少,到了1908年,在仅剩下了13只的情况下,亚洲狮实际上已经野生灭绝。此时,印度统治者决定将它们列为国家级保护对象。1910年,印度的一位王子决定保护仅存的亚洲狮,他将所有13只亚洲狮安排在一片王室所有的森林里,随后他亲自出面,从伊朗买进20只亚洲狮,与国内仅存的13只进行配种繁殖,这个壮举使这一物种得以留存至今。100年以后,亚洲狮已经从王室公园般到了位于印度西北部的吉尔国家森林公园,在这个面积为1450平方公里的海岸森林中,亚洲狮偏安一隅。1950年,它们的数量达到250只,据观察记录,截至2008年,种群的数量大约在300只左右。虽然数量在稳定增加,但是亚洲狮时刻都有集体灭绝的危险,1994年,在非洲塞伦盖提草原地区,有1000只狮子因为犬瘟热而死亡,占当地狮子总数的 1/3以上。 这样的厄运很有可能降临到亚洲狮身上,因为它们从根源上来说都是被王子拯救的13只狮子的后代,已经形成种族退化,极容受疾病和基因的影响而导致全部灭绝。还有肺结核也足够杀死所有亚洲狮,在森林附近由于居住了太多村民,他们携带的肺结核细菌很可能在森林里散播。根据经验,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对肺结核细菌是相当敏感的,如果有一只亚洲狮在游荡到村子附近后被感染,那么整个种群就将大难临头。   

鱼尾狮: 鱼尾狮是一种虚构的鱼身狮头的动物。它于1964年由当时的Van Kleef水族馆馆长Fraser Brunner先生所设计的。两年后被新加坡旅游局采用作为标志,一直沿用到1997年。而这期间,鱼尾狮已成为新加坡的代表,如同法国的巴黎铁塔或美国的自由女神像。鱼尾狮狮头的设计灵感来自关于新加坡历史的一个传说。根据《马来纪年》的记载,公元11世纪时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的名叫圣尼罗乌达玛的王子在前往马六甲的途中来到了的新加坡。他一登陆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他于是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狮子城”)。而鱼尾则是因为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她的一切都跟海密切相关。

河东狮子

河东狮吼

九头狮子(jiǔ tóu shī zi):(1).古代舞蹈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架部》:“有蹈摇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弄白马益钱……悉属此部。”(2).神话中的异兽。《四游记·华光三下酆都》:“若是真天尊下 酆都 ,不是这样来,他有九头狮子推车,有一侍弟子相随。”

龙鸣狮吼

人中狮子

狮子搏兔

狮泉河镇(shī quán hé zhèn): 在西藏自治区噶尔县北部、狮泉河(森格藏布)南岸,新藏、那(曲)阿(里)公路交点。阿里地区政治、经济中心。为西藏西部地区的新兴城镇。人口2000(1993年)。建有汽车修配、皮革、地毯、农具等工厂。

狮蛮宝带(shī mán bǎo dài):古代高级武官用的腰带。《三国演义》第三回:“只见 吕布 ……繫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 建阳 出到阵前。”参见“ 狮蛮 ”。

狮虎当道

犀带狮补(xī dài shī bǔ):明 代的一种官服。饰以犀的腰带和饰以狮子花样的补子,为上品官的服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尹宪使》:“﹝ 尹宪使 ﹞以技击骑射冠一时。及罢, 宪使 家居,其子 秉衡 从戎,歷官副总兵,当得貤恩; 尹 輒受其封誥,改服犀带狮补,出謁宾客。”参阅《明史·舆服志三》。

响糖狮子(xiǎng táng shī zi):食品名。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这二百五十锭儘勾了,先去买十隻大羊,五果五菜,响糖狮子。”

垂死的狮子

河东狮子吼

狮身人面像: 胡夫的圣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即cobra: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长

施氏食狮史: 文章简介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写于1930年代,限制性地使用一组同一读音但字形不同的汉字来行文,借以说明汉字及汉语书面语的功能——以形表意。这段短文只能用书面语才说得清楚,口语无法直接准确表述这段同音语句的意思。赵元任是近代常州人士,住在青果巷。30年代,时人有崇洋媚外者,短浅以为外国的一切都优于中国,呼吁说汉字应更改用拉丁字母代替,赵先生愤而作2篇时文请已试之发声,时人阅之瞠目结舌,无话可说。《施氏食狮史》就是其中的一篇。《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赵元任所写的设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二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这篇文言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但当用普通话朗读或者拉丁化作品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缘故。很多人认为赵元任是希望通过本篇,引证中文拉丁化所带来的荒谬。但是支持拉丁化的人却指出赵元任乃是国语罗马字的主要设计者,他只是举例说明拉丁化只适合于白话文,不适合于文言文。

狮子身中虫(shī zi shēn zhōng chóng):佛教语。比喻从内部破坏佛法的僧团中的败类。语出《莲华面经》卷上:“ 阿难 ,譬如师子命絶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噉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噉食师子之肉。 阿难 ,我之佛法非餘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积佛法。”后亦指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十二)》:“﹝ 高尔基 ﹞早年所作的《鹰之歌》有 韦素园 先生的翻译……这里的信(指 高尔基 一九二八年十月七日发表于 苏联 《真理报》的《给苏联的“机械的市民们”》)却是近作,可以看见他的坦白和天真,也还很盛气。‘机械的市民’其实也是坦白的人们,会照他心里所想的说出,并不涂改招牌,来做‘狮子身中虫’。”亦省作“ 狮虫 ”。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四:“靠人民打碎旧河山,狮虫灭。”

狮子滚绣球(shī zi gǔn xiù qiú):亦作“狮子滚绣毬”。一种民间舞蹈。通常是两人合扮狮子,一人扮武士;武士手持彩球,逗弄狮子。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仙佛》:“《江西大志》:﹝ 明 ﹞ 嘉靖 时,烧造瓷器,所画有龙珠、狮子滚绣毬、八仙过海等名。” 朱剑 《青石堡》引子:“另外,还有舞龙灯,挑花担,狮子滚绣球;那场景,那气派,真不亚于城里的大戏院。” 冰心 《我的学生》:“以后的三年里,她如同狮子滚绣球一般,无一时不活动,无一时不是使出浑身解数的在活动。”

狮子滚绣毬(shī zi gǔn xiù qiú):见“ 狮子滚绣球 ”。 一种民间舞蹈。通常是两人合扮狮子,一人扮武士;武士手持彩球,逗弄狮子。

狮子大开口

五方狮子舞(wǔ fāng shī zi wǔ):唐 代的一种舞乐。《通典·乐六》:“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挚兽,出於西南夷、 天竺 师子 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俛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崑崙象。”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雪狮子向火(xuě shī zi xiàng huǒ):喻被迷醉而瘫软。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走迟了,只教你做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元 柯丹丘 《荆钗记·遐契》:“若説我姪女儿,只教你雪狮子向火,酥了一半。” 清 洪昇 《长生殿·弹词》:“哎,好快活,听的喒似雪狮子向火哩。”

石狮版艳照门

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被称为流星雨之王。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说,流星的数目大约为每小时10至15颗,但平均每33至34年狮子座流星雨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过每小時数千颗。这个现象与坦普尔·塔特尔彗星的周期有关。流星雨产生时,流星看来会像由天空上某个特定的点发射出來,這个点称为“辐射点”,由于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狮子座,因而得名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观测历史早在公元前1768年,中国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其它国家的史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踪影,但中国最早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记录出现在新旧《五代史》中。时间是后唐明宗长兴二年九月丙戌(公元931年10月16日),晚上约10时多,开始见小流星出现,黎明前更大量增加,肉眼可见百余颗流星“流注交横”的壮观景象。当晚,还曾出现两次大颗的火流星:其中之一,大如半升容器,光亮足以照亮夜空,“尾迹凝结在天,屈曲似云”;另一颗火流星的大小则如大桃。第二天晚上,仍然可以看到“众星交流而陨”的现象。1799年在南美州,人类第一次科学地描述了狮子座流星雨的情况。1833年11月12日至13日,流星雨的规模达到惊人的程度。当时的景象令许多目击者惶惶不安,认为那是圣经上所说的大审判日来临的前兆。一位美国波士顿的观测者这样描述到:“1833年11月12-13日,一个惊人的场面降临地球,整个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万颗‘星星’在天上飞舞。就象下雪时漫天空雪花在飘扬。”科学家们估计,在这场长达9小时的流星雨事件中,一个人至少可以看到24万多颗流星。1864年 纽顿证明狮子座流星雨从902年起就有活动记载。共计有十个年份,其中6次记载取自中国官方史书。天文学家预言,33年后,即1866年11月还会看到壮丽的流星雨。果然不出所料,欧洲的人们看到了每小时达到5千颗的流星雨,北美州的人们由于月光干扰,每小时看到1000颗,规模不如1833年那样壮观。1866年11月狮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现,计算出其运动轨道。1867年11月奥普尔茨给出彗星1866Ⅰ轨道,因与狮子座流星群轨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为流星群的母体彗星。1900年11月15日和16日 在加拿大重又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每小时1千条。第二年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见到,每小时最多达2千条。当人们满怀期望地迎接1899年的狮子座流星雨时,却以失望告终。1932年,人们重燃希望,结果又落空了。人们在一分钟内只看到一颗流星。接连遭受打击的人们对狮子座流星雨不再有么期望了。1933年未发现流星雨,有人估计彗星可能已碎裂。1965年重新找到了失踪近一个世纪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1966年11月17日奇迹出现了。狮子座流星雨又拼发了,美国西部的亚利桑那州到处都能看到一物辉煌无比的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到19世纪末,由于行星摄动离地球,无法观测。但是到1966年11月17日,狮子座流星雨又重新出现,1998、1999、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皆使全球天文爱好者为之雀跃。亦因为1998年之狮子座流星雨之预测失误,修正了流星雨预测的精细方法。1998年的狮子座流星雨预测时间早于实际时间约24小时,导致大批观测者空守夜空。2002年11月19日狮子座流星雨在凌晨2点左右“光顾”了墨西哥城上空。专家计算,流星坠落的频率最高时达到每小时1千多颗。2009年11月18号再次爆发。据天文专家介绍,这次流星不仅规模大,而且是狮子座流星本轮最后一次大爆发,届时,中国是观测其中两个流星雨高峰的最佳位置之一。在18日5时44分和5时51分,将出现两个流星暴雨级别的流量峰值,最大天顶流量将分别达每小时950颗和每小时600颗左右,甚至有可能上千。中国的甘肃、西藏、新疆、青海等地观测条件最佳。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流星,而在北京地区流星雨最佳观测时间是在18日凌晨2时至5时之间。狮子座流星雨-周期性狮子座流星群是由一颗叫坦普尔-塔特尔(1866年发现)的彗星上分裂出来的碎块造成的,这颗彗星以33年的周期围绕太阳飞行,在此过程中一些碎块被“遗留”在彗星轨道上,而地球的运行轨道每年与彗星轨道相交一次,碎块受地球引力影响进入大气层,就形成周期性的流星雨。

小狮座流星雨:小狮座有时也被译为“幼狮座”。1679年由波兰天文学家赫维利斯划定的一个小星座。因为大熊旁边有小熊,大犬也有小犬作伴,所以狮子座身旁的这片小空隙里的几颗小星星,就被看作是一只爬在老狮子头上的小狮子了。小狮座流星雨-星座资料拉丁名:Leo Minor 所有格:Leonis Minoris 缩写:LMi 赤经:10.3000 H 赤纬:35.1600°面积:232平方度 大小:第64 最佳观测月份:3月~4月缩写:LMI黄道星座:不是位置:夹在狮子座和大熊座之间的暗澹星座大小排名:64赤经:10.3000 H赤纬:35.1600°面积:232平方度宽度:约20度深度:约20度黄道星座:不是22时到达最高点的月份:三至四月最佳观测月份:3月~4月能观测全星座的纬度范围:90°N至48°S观测重点:名称类别等级观测用具其他特点小狮座四十六最亮星3.8等小狮座b星密近双星4.2等极大口径望远镜距离地球145光年,环绕周期37年。小狮座46 (Praecipua): 光谱分类为K0,接近巨星范围。距地球98光年,[[视星等3.83m。缺乏巴耶恒星命名,是88星座中唯一一个最亮的星没有类命名的。小狮座β: 巨星,光谱分类为G8,视星等4.21m。虽然不是最亮的星,却有有巴耶恒星命名。小狮座R: 刍蒿变星,6.3-13.2,半周期372.19天。小狮座深空天体:NGC 3003不含著名的深空天体。最亮的一个是NGC 3003,为视星等11.7的星系,大小为5.9角分,侧对地球。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猜你喜欢

汉字组词专题

推荐栏目